得营造接纳氛围。家,那就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孩子能在这儿毫无顾忌地做自己。在家里,家长可别因为孩子反复做一件事儿就批评指责。比如说孩子反复整理书包,别张嘴就说“你咋这么磨蹭,别弄了”,而是温柔地问“是不是担心有东西没带齐呀”。在学校,老师也不能对孩子的强迫行为不耐烦。同学之间更得互相理解,可不能嘲笑有强迫症的同学。只有在这种充满接纳和理解的环境里,孩子才会觉得自己被包容了,心里的不安和焦虑才能慢慢减少。
接着呢,要巧用兴趣转移。仔细观察初中生的兴趣爱好,这就跟找到了打开他们心灵的钥匙一样。要是孩子喜欢画画,就在他们感觉强迫行为要冒出来的时候,鼓励他们拿起画笔,把心里的想法和感受都画出来。要是孩子热爱运动,在他们被强迫思维困扰时,拉着他们去操场跑跑步、打打球。通过这些感兴趣的活动,孩子的注意力就能从强迫行为上转移开。而且投入兴趣爱好的时候,他们能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慢慢地,强迫行为对他们的控制就变弱啦。
要鼓励表达感受。平时多跟孩子聊聊天,像朋友一样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吃饭的时候,轻松地问问孩子今天在学校过得咋样,有没有啥小烦恼。当孩子愿意说出因为强迫症产生的害怕、担心时,咱别打断他们,用眼神和点头给他们回应。等孩子说完,再温柔地表达理解,比如“我能明白你心里的纠结,这不是你的错”。鼓励孩子把感受说出来,就跟把心里的“垃圾”倒出来一样,内心会轻松很多。咱也能更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帮他们。
最后呢,要设定目标挑战。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小目标,就像游戏里的关卡,一个一个去攻克。比如孩子总是反复洗手,那就先跟他们商量,把每天洗手的次数减少一些。孩子成功做到了,咱及时给奖励,可以是一个小贴纸,也可以是一个大大的拥抱和赞扬。随着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控制强迫行为,自信心也会一点点增强。每一次挑战成功,都是他们战胜强迫症的坚实一步。
真的是,帮助有强迫症的初中生是个需要耐心和爱心的过程。只要咱用对方法,给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他们肯定能慢慢摆脱强迫症的困扰,健康快乐地成长!大家说说,咱是不是得行动起来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