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的情绪,那简直比六月的天气还善变。上一秒还高兴得像只欢快的小鸟,下一秒就可能郁闷得像只被霜打了的茄子。一会儿因为一点小事就兴奋得蹦跶起来,一会儿又因为别人一句话,把自己埋在自我怀疑的坑里出不来。他们开始有自己的小秘密啦,不像小时候那样啥都跟父母倒豆子似的全说出来。有时候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活像个与世隔绝的小隐士,拒绝和外界交流。他们一边吵着要独立,想挣脱父母的“五指山”,一边遇到困难又忍不住向父母求救,真是让人又好气又好笑。
孩子内心的想法变化也特别明显。他们开始琢磨自己是谁,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对自我的探索,就像开盲盒,既让人兴奋又让人迷茫。有些孩子会疯狂模仿偶像的穿着打扮,觉得这样就能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就像在茫茫大海里抓救命稻草;有些孩子则一头扎进网络世界,在虚拟空间里找认同感,仿佛那里才是他们的“快乐老家”。他们还会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好感,这种懵懂的情感,让他们既期待又害怕,就像手里拿着一颗定时炸弹,既想拆开看看,又怕被炸到。
那家长该咋给孩子做心理疏导呢?首先得学会倾听。孩子愿意跟你分享想法的时候,你可千万别忙着手上那点事儿,得赶紧停下,认真听他们说。别打断他们,也别急着给建议,让他们把心里的苦水都倒出来。比如说孩子跟你抱怨在学校和同学闹矛盾了,你就拍拍他肩膀,说:“我懂你心里肯定不好受,跟我仔细唠唠咋回事。”这样孩子就会觉得你特在乎他们,更愿意跟你掏心窝子。
理解也特别重要。家长得站在孩子角度看问题,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青春期孩子有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可别轻易否定他们。就说孩子喜欢某个明星,你可能觉得这明星没啥可喜欢的,但你可以去了解下孩子为啥喜欢他,说不定还能从中学到点新东西呢。你表现出理解他们的喜好,他们就会觉得你跟他们是一伙儿的,更信任你。
尊重孩子隐私也不能忘。青春期孩子需要自己的私人空间,家长可别随便翻他们日记、看他们手机。孩子不想让你知道某些事儿,你就尊重他们的选择。你跟孩子说:“我相信你有处理事情的能力,要是需要我帮忙,随时跟我说。”这样既能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尊重,又能让他们知道你是支持他们的。
老师在孩子青春期心理疏导里也起着关键作用。老师得时刻盯着每个学生的变化,发现学生情绪低落或者行为异常,就得赶紧找他们谈心。在课堂上,还能搞点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比如说组织个“我的优点和不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这样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还能让他们学会欣赏别人。
学校也得提供心理辅导课程和咨询服务。定期办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家给学生讲讲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变化,让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有更科学的认识。再设个心理咨询室,让学生遇到问题能及时得到专业帮助。
青春期对孩子成长特别重要,心理疏导是帮他们顺利度过这阶段的关键。家长、老师和学校得手拉手合作,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理解、支持的环境。让孩子在青春期这场大风暴里,能勇敢面对挑战,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成长,迎接美好的未来!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别让孩子在青春期里“迷路”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