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暴风雨来袭,梧桐树在雨中摇晃枝桠,它可不会喊疼,而是一个劲儿地把根往泥土里扎。孩子考试前紧张,就跟这暴风雨一样,是成长路上必然要经历的“摇晃”。咱做家长的,别一上来就拿“别怕”这把伞去遮风挡雨,得教孩子把焦虑变成扎根的养分。
孩子要是说“心跳快得像要冲出喉咙”,咱别急着让孩子“冷静点”。咱可以把书包变成“能量收集器”,考试前一晚,让孩子把写着“我能行”的纸条塞进书包夹层。第二天一摸到纸条,指尖的感觉能激活孩子潜意识里的安全感。还有那个“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特别妙!就从脚趾头开始,跟剥橘子瓣似的,把身体里的紧绷感一层层松开。
有个叫“焦虑小怪兽”的家伙,总在考试前跑出来敲孩子脑门。咱可以陪孩子画张“怪兽画像”,问问它:“你是不是觉得考不好天就塌啦?”等孩子意识到“全班倒数就没人喜欢我”这种想法就跟穿小了的旧鞋一样不合脚,焦虑就开始松动啦。再玩玩“可能性沙拉”游戏,把“考砸了”可能出现的后果写在纸条上,你会发现,90%的担忧都是自己瞎想出来的。
咱还能在书桌前弄个“能量补给站”,左边放个玻璃罐,里面装满鼓励的便签,右边弄个“勇气弹药库”,装上跳跳糖。考试那天,让孩子用橡皮擦在镜子上画笑脸,这个超有仪式感的动作能激活大脑的奖励回路。还有个更绝的,弄个“错题博物馆”,把错题做成贴纸,集满十张就能兑换家庭电影夜。
带孩子去看看含羞草,叶子被碰了就合上,过一会儿又舒展开了,这多像考试后的孩子啊!每周给孩子留出“焦虑十分钟”,让他们尽情担心,时间一到就按“停止铃”。孩子说“我怕考不好”,咱就回他:“是啊,这种害怕的感觉就跟坐过山车要冲下坡似的,对吧?”
孩子要是把橡皮捏得变了形,咱别急着纠正,递给他一颗薄荷糖,轻声说:“妈妈年轻的时候考试前还总把笔杆转出火星呢。”在书桌角落放个“情绪漂流瓶”,让孩子把焦虑写在纸上扔进去,晚上睡觉前一起打开,你会发现那些可怕的想法在月光下都变小了。
考试就是成长路上的一块跳板,重要的不是跳多高,而是落水时激起的水花里有多少勇气。孩子把准考证折成纸飞机,咱就告诉他:飞得再远,我们永远是接住你的那阵风。那些考前忐忑的心跳,以后都会变成孩子站在人生考场时,还能微笑面对的底气!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