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1 创业 11 11 11 11 手机

青少年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儿,觉得现在的青少年咋就不懂感恩呢?别愁,今天就给大家分享5个“情感账户”充值法!

咱先看这么个场景,深夜十点了,小雨把空外卖盒一脚踢到沙发底下,她妈妈呢,默默蹲下收拾,这时候小雨正对着直播间喊“买它”。这场景,简直就是当代家庭的真实写照啊!物质生活那是相当丰富,可情感账户呢,早就透支得一塌糊涂了。

青少年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第一个方法,感恩不是“应该”,而是“看见”。好多父母老是把“你应该感恩”挂在嘴边,这在孩子听来,那就是道德绑架啊!就好比你不会感谢空气让你呼吸一样,老强调“感恩”,孩子反而容易逆反。咱把“你该谢谢奶奶”换成“奶奶今天特意绕路给你买了你爱吃的糖炒栗子”,让具体的行动成为情感的锚点。

第二个方法,情绪账户比物质账户更重要。有个初中生在咨询室画了个“情绪收支表”,父母给零花钱能加10分,可训斥他一次就得扣20分。这就说明啊,青少年对情感投入的敏感度可比物质高多了。家长们每周最好留出点“情绪存款时间”,像睡前10分钟好好听听孩子说话,或者周末一起做饭的时候故意把盐当成糖撒,用真实的互动来建立情感联结。

第三个方法,感恩实验:从“假装”到“真实”。心理学里有个“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模仿是学习的捷径。咱可以和孩子玩“感恩角色互换”,你先给邻居发个感谢短信,让孩子看看你的表情,再让他给最讨厌的科目老师写张卡片,就写“虽然我讨厌数学,但谢谢您今天没点我回答问题”。等这种形式感慢慢变成习惯,感恩就会变成孩子的本能。

第四个方法,创伤型感恩的陷阱。“你看别人家孩子多懂事”这种比较,其实就是情感勒索。有个女孩在咨询的时候说:“每次我妈说感恩,我就想起她离婚时说‘我为你付出那么多’。”这种捆绑式的感恩会让孩子有“被亏欠”的扭曲认知。正确的做法是,孩子抱怨的时候,先回应他的情绪,别忙着说教,比如说“被朋友冷落确实挺难受的”,然后再引导他思考“下次你想咋处理”。

第五个方法,数字时代的感恩新解。00后的青少年平均每天看屏幕4.5个小时呢,他们表达感恩的方式可能就藏在表情包里。有个男孩连续30天给妈妈发“妈妈辛苦了”的熊猫头表情,结果被妈妈当成敷衍,其实这是他对抗社交恐惧的特殊办法。家长们可以弄个“感恩盲盒”,每周随机抽签,决定谁用最不擅长的方式表达感谢,比如说让内向的孩子用短视频录个即兴脱口秀。

感恩教育可不是单方面的施舍,而是两代人一起学习,去发现彼此的付出。真正的感恩教育,就是教会孩子在物质洪流里捞出情感珍珠的本事。当我们不再用“孝顺”“懂事”这些词去绑架孩子,而是多关注“今天谁让你觉得被重视”这样的小问题,那些被忽略的温暖瞬间,迟早会变成照亮孩子成长道路的星光!大家不妨试试这几个方法,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哦!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青少年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 孩子注意力差该如何开导
  • 青少年偷钱家长应该咋教育
  • 孩子转学后怎么调节心理
  • 初中的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厌学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