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1 创业 11 11 11 11 手机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该怎么办

作为心理咨询师,郭利方老师常遇到家长焦虑地描述孩子像被风吹动的蒲公英,总是坐不住、注意力像被磁铁吸走一样容易分散。这种状态在学龄儿童中尤为常见,但背后往往藏着更多值得深究的细节。

上周有个妈妈找到我,她的小儿子上三年级,每天写作业时都要频繁起身喝水、摆弄文具,书桌旁的玩具车总在吸引他的目光。更让人心疼的是,孩子明明能完整背诵课文,但老师说他在课堂上经常东张西望。这种"注意力游移"的现象,其实和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有关,就像有些孩子天生对声音更敏感,有些则对视觉刺激更着迷。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曾接触过一个叫小雨的男孩,他总在课堂上把橡皮捏成各种形状,铅笔折断后又重新组合。老师多次提醒他专注,但每次都会被他新奇的创造吸引。后来发现,他其实对数学公式有独特的理解方式,只是表达形式和常规教学不同。这让我想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注意力密码,需要家长用更包容的心态去解读。

在家庭场景中,我见过太多父母在孩子写作业时焦虑地来回踱步,甚至用"你再不专心就别想玩了"这样的威胁。但真正有效的做法是,先和孩子一起建立"注意力安全区"。比如设定15分钟专注时段,用沙漏或计时器作为信号,完成目标后给予小奖励。这个方法让一个总在客厅跑来跑去的小男孩逐渐养成了在书桌前安静阅读的习惯。

有些家长会把注意力不集中归咎于"不听话",但其实这可能是孩子大脑的"信息过载"。就像我遇到的小杰,他总在吃饭时突然站起来跑向阳台,不是调皮,而是对窗外的鸟鸣特别敏感。当家长学会观察这些细微的反应,就会发现孩子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更安全的环境。

在社交场合,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往往显得格格不入。有位妈妈分享,她的女儿在集体活动中总被其他孩子吸引,导致小组任务总是完成得最晚。后来通过角色扮演训练,让孩子学会在不同场景切换注意力焦点,这种渐进式的方法比直接要求孩子"坐好"更有效。

重要的是要理解,注意力不集中不是孩子的错,而是需要家长和老师共同参与的"注意力训练计划"。就像我见过的案例,当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注意力地图",用颜色区分不同任务的专注区域,孩子逐渐学会了在不同情境下调整自己的注意力方向。这种有意识的引导,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更能奏效。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注意力探险家,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方式探索世界。作为家长,或许需要暂时放下"必须坐得住"的执念,多观察孩子注意力的"能量流动",在合适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引导。就像我常提醒家长的那样,与其焦虑地催促,不如和孩子一起设计属于他们的注意力游戏,让成长变得更有趣。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该怎么办
  • 孩子自学能力差怎么办
  • 18岁孩子脾气暴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 男孩子不想读书怎么办
  • 孩子达不到目的就哭闹怎么办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