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1 创业 11 11 11 11 手机

初三学生一直不在状态怎么办

初三学生一直不在状态怎么办

你有没有发现,孩子最近总是心不在焉?课堂上眼神游离,作业本上涂鸦不断,甚至对曾经热爱的活动也提不起兴趣。这种状态像一层看不见的雾,笼罩在孩子的日常里,让家长既着急又无助。作为心理咨询师,郭利方老师见过太多这样的案例,每个背后都藏着独特的压力源,而解决它们的钥匙,往往藏在家庭与孩子的互动中。

初三学生一直不在状态怎么办

比如小明,一个成绩中等的学生,原本性格开朗,但进入初三后突然变得沉默。他总说“不想上学”,甚至在家长面前摔门而去。其实他的问题很简单:每天被家长追问“作业写完了吗”“考试考得怎么样”,却从未被问过“你累不累”。当学习成为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孩子早已被疲惫压垮。家长需要学会的,是把“监督”变成“陪伴”,用倾听代替质问。

再看小红,她总是熬夜刷题,白天却昏昏欲睡。家长发现她书桌上堆满资料,便以为是“努力不够”,却不知道她内心早已被焦虑啃噬。有位妈妈曾告诉我,她每天凌晨两点才睡,醒来后发现女儿的书桌比自己还乱。这种“以身作则”的疲惫,反而让孩子感到窒息。真正的帮助,是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而不是被家长的焦虑裹挟着透不过气。

还有小杰,一个成绩优异但情绪波动剧烈的孩子。他成绩下滑时会崩溃大哭,成绩回升后又陷入自我怀疑。一位父亲曾带着他去健身房,发现孩子对跑步毫无兴趣,却在训练中默默坚持。原来他把跑步当成一种“逃避”,而父亲没有责备,只是说:“跑完这圈,我们去吃你最爱的冰淇淋。”这种“用行动代替说教”的方式,让孩子逐渐学会面对挫折。

初三的“不在状态”背后,往往藏着更深层的信号。或许是孩子需要一个倾诉的出口,或许是他们渴望被理解的孤独,又或许是被压抑的自我价值感。家长不妨试着放下“成绩至上”的执念,多问一句“今天过得好吗”?当孩子感受到被看见、被接纳,那些藏在角落的焦虑和疲惫,或许会慢慢消散。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不在状态”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期的。但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家长用更柔软的方式去靠近。比如,和孩子一起规划学习时间,把“你必须做到”变成“我们一起试试”;或者在孩子情绪低落时,陪他们看一场电影,聊聊彼此的烦恼。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往往能撬动孩子内心的转变。

最后,记住一个简单的原则:初三不是终点,而是孩子成长的必经之路。当他们偶尔迷失方向,家长的耐心和理解就是最温暖的灯塔。与其焦虑地追问“怎么还这样”,不如静下心来,陪孩子一起找到属于他们的节奏。因为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在一次次跌倒与爬起中完成的。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初三学生一直不在状态怎么办
  • 原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小孩玩手机成瘾怎么戒掉
  • 青春期的孩子不守信用怎么办
  • 孩子十岁会不会叛逆期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