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11 创业 11 11 11 11 手机

不想上学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作为心理咨询师,郭利方老师经常遇到这样的家长:孩子突然拒绝上学,眼神里带着抗拒,家长却不知如何应对。这种时候,我常想起一个叫小明的男孩,他每天早上都把书包扔在玄关,用被子蒙住头说"我不想去了"。妈妈看着他发皱的校服和空荡荡的书包,既心疼又焦虑,不知道是该责备还是该妥协。

其实,每个孩子抗拒上学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把学校当成了"战场"。就像小红,这个五年级的女孩总说"同学都笑话我",她书包里藏着几颗糖果,说要"给同桌分享",但每次都被拒绝。当她终于鼓起勇气走进教室,发现同桌的抽屉里也有同样的糖果,原来她以为的"被嘲笑",其实是自己过度解读的孤独。这种误解就像一层看不见的茧,把孩子困在原地。

有些家长会把"不想上学"等同于"不听话",于是用各种手段逼迫孩子。但这样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记得有位父亲,他儿子每次上学前都要在门口哭闹,父亲就威胁说"再哭就别去上学",结果孩子哭得更厉害。直到有一天,父亲发现儿子在偷偷写作文,内容是"我想和妈妈一起做蛋糕",才明白孩子抗拒的不是学校,而是渴望被理解的亲子关系。

不想上学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教育不是拔苗助长,而是要找到孩子内心的锚点。小刚的妈妈发现儿子总在数学课上走神,就悄悄观察他的课余生活。原来这个男孩在课后偷偷研究机器人编程,当妈妈把他的兴趣与学校课程联系起来,让他用数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机械装置,孩子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这种将兴趣与学习结合的方式,让抗拒变成了探索的欲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就像春天的花苞。有的在寒风中等待,有的在阳光里绽放。小雨的妈妈用了整整三个月才让女儿重新走进教室,她没有强迫孩子学习,而是每天陪她散步、聊天,直到发现女儿其实害怕的是"成绩比不上姐姐"。当妈妈把女儿的作业本和姐姐的并排放在桌上,孩子第一次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

教育需要智慧,更需要耐心。那些在教室门口徘徊的孩子,或许只是需要一个温暖的拥抱。当我们放下焦虑,蹲下来倾听,就会发现每个"不想上学"的背后,都藏着一颗等待被理解的心。就像深秋的果实,需要合适的时机和温度才能成熟。家长的陪伴和理解,就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阳光。

您可以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

  • 不想上学的孩子应该怎么办
  • 13岁的孩子应不应该有手机
  • 四年级谈恋爱正常吗
  • 小孩子胆小懦弱该怎么教育
  • 孩子记忆力差理解能力差怎么办
  •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