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招,先拆掉“厌学”的标签。咱别一上来就给孩子扣上“有问题”的大帽子,就像把孩子关进“有问题”的笼子里一样。你可以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跟他说:“最近上学是不是感觉像在沼泽地里走路,费劲巴拉的?还是像被按了快进键的机器人,忙得晕头转向?”用这种比喻去跟孩子交流,而不是质问他,你就会发现,孩子可能只是想说:“这学习的氛围让我喘不过气啊!”
第二招,做他的情绪翻译官。当孩子说“不想写作业”的时候,咱可别只看表面。你观察观察他蜷在沙发上的姿势,数数他撕草稿纸的次数,听听他耳机里循环放的音乐是啥类型。把这些小细节拼凑起来,你就会发现,孩子可能是在逃避某道解不出来的数学题,或者是在躲班主任的眼神呢!
第三招,制造“学习彩蛋”。咱把知识点藏进生活里,那效果杠杠的。路过工地的时候,咱就讨论讨论三角函数;煎蛋的时候,跟孩子解释解释蛋白质变性;甚至可以用王者荣耀的装备合成公式当数学案例。这知识突然从课本里“蹦”出来,就像在平淡的日子里埋了一颗惊喜地雷,“轰”的一下,孩子就对学习感兴趣了!
第四招,重建“学校地图”。咱陪孩子画张班级地形图,看看谁的课间笑声最大,谁的储物柜贴满了球星卡,哪个转角能偷偷看到操场。把冷冰冰的教室变成有温度的游乐场,你就会发现,孩子对学校的排斥感慢慢就被好奇心给“溶解”啦!
第五招,给焦虑装个缓冲器。给孩子准备三个“逃生舱”,书包侧袋放根跳绳,课桌下放本漫画,手机里下个解压游戏。当孩子压力大到“爆表”的时候,允许他启动15分钟的暂停模式,就像游戏里的存档点,先喘口气,才能继续“闯关”呀!
最后的魔法时刻来啦!某天傍晚,你突然跟孩子说:“明天开始,你当我的向导,我要去你们学校探险。不过有个条件,你得教我怎么玩你们班的暗号游戏。”当孩子成了知识的输出者,厌学这块坚冰啊,就会悄悄裂开一道缝,透进春光啦!
各位家长,赶紧试试这些方法,说不定孩子的厌学问题就解决啦!
最新评论